武汉的美食 返回主页
1.热干面
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,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。
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,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,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,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,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。
为了加快出货量,通过反复试验,他终于摸索出一套“掸面”的工艺——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,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,这样卖面时,出货量就快了。
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,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,芝麻酱闲弃在一边,香气扑鼻,
他灵机一动;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,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。
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,他觉得满意了,身边的人都说好吃,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。
热干面——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。此时蔡明伟给这个面起了个名叫“麻酱面”,直到1950年工商登记时才正式叫“热干面”。
2.三鲜豆皮
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,以馅中有鲜肉、鲜蛋、鲜菇(鲜笋)而得名。三鲜豆皮形方而薄,色金而黄,味香而醉。
三鲜豆皮绝对不逊色于“汉堡包”和“披萨饼”。豆皮的“豆”必须是脱壳绿豆;豆皮的“皮”必须是精制米浆;豆皮的馅,必须是湘产糯米;
豆皮的形,必须是方而薄;豆皮的色,必须是金而黄;豆皮的味,必须是香而醉。难怪它一举夺得过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“金鼎奖”。
3.四季美汤包
这种汤包具有皮薄、汤多、馅嫩、味鲜的武汉风味特色,有虾仁汤包、香菇汤包、蟹黄汤包、鸡茸汤包、什锦汤包等新品种,花样繁多,风味独特。
不仅为武汉人所喜爱,而且在全国也颇有名气。有经验食客的吃法为:先轻轻咬破汤包的表皮,慢慢吸尽里面的汤汁,然后再吃汤包的面皮和肉馅。
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小笼汤包的特有滋味。
4.小桃园煨汤
该店主要品种有瓦罐鸡汤、排骨汤、八封汤、甲鱼汤、牛肉汤、鸭汤等。以瓦罐鸡汤最有名,其原料为黄陂一带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鸡,
剁成鸡块,先入油锅爆炒,再倒入内有沸水的瓦罐内,用旺火煨熟,小火煨透,汤鲜肉烂,原汁原味,营养丰富,是滋补上品。
这里的老厨师搜集民间煨汤技术的精华,再加以汇总,改进和提高。这样,这里煨的汤质馨甜鲜美,别具一格。